无论哪种情况,都引得青年教师“人在心不在”,或者干脆“连人也不在”。但要把他们留住,仅仅提工资是不够的,还要保住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保护和激励维持在恰当的平衡上,让他们的心真正回到教育和科研上来,让他们的“学术青春期”辉煌灿烂。
收入分配仍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现在的绩效指标害死人了,一些学校制定的‘一年三篇论文,其中一篇SCI’、‘三年一本书’等指标,会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笑柄,因为它根本不符合科研学术的基本规律。生产思想不像生产产品,它没有模具。思想是要水到渠成的。”张荆说,“要让懂学术的人来管学术,让领域内的学者来预测课题的发展价值和鉴定学术成果,摆脱高校目前的行政数论文数,‘计件式’的低水平管理,还教师一个安宁。有些教师愿意挣钱,没问题,可以让他们去挣,他们学术上肯定不会有太大成就。但还有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做,应该给这些人提供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让他们安下心来,不为生活所累地好好做学问。”
这种环境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张荆带领的课题组认为,在国家财力不足、乏力办学的时期,高校的市场化改革对推动中国高校的迅猛发展功不可没。但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今天,高校必须回归正统,尊重办学的普世价值和规律。他们主张,以公务员水平定教师工资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配套措施还应包括提供住房方面的福利,进行学术改革等等。
而调查出“中国高校教师月薪全球最低”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阿特巴赫则认为,合理的收入“最起码应该无需兼职,仅靠学术工作所得就可以让他们在本地区过上中等收入水平的生活”。
而这一点同样着落在政府头上。“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应该对教育加大投资,这样才能增加教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阿特巴赫表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