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研究称:高校市场化改革副作用大 教师愁于生计(3)

2012-12-11 09:0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青年教师成为压力最大群体

  调查还表明,30.7%的被调查者都以接课题的方式挣外快,为第一大非工资性收入来源。列居第二的则是参加各种课题评审的报酬,占23.9%。21.8%的人选择挣稿费,排名第三。以下依次是投资收入、兼职讲课、其他兼职收入,占比均不到10%。后三项虽然比例很低,但却是拉动教师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通常,挣外快的机会也多属于有一定圈内地位和学术成就的人。读完博士刚进入高校序列的青年人,往往“源”还没开,“流”却节也节不住。科学网上一篇留言说:“中国有句话叫‘成家立业’,这个科研的事业,做到啥时候才能出人头地谁也说不准,但是‘成家’在人生中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善孝为先’,要考虑国家的科研事业,也要考虑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青年科研者压力大。”

  张荆教授还提及了年轻教师的另一种压力:“高校行政化强势,教学辅助人员不辅教师,专辅行政,新进高校的年轻教师便替代教辅人员,成为实际上的教辅力量,要做大量的杂事。‘在杂事中锻炼,先抬轿子再坐轿子’,这种管理思路问题在于将年轻人科研能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学术青春期’在杂事中耽搁,甚至影响其未来学术科研潜能的发挥。”

  另一种情形可能更常见。“有行政职务、学术头衔的教授们,不但在学校中享受更高的津贴,而且可以比较轻松地获取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并从中提成,但他们往往并不自己开展课题研究,而是把课题分解给拿不到课题的年轻人。青年教师辛苦地研究,最终获得的只是很少的报酬,做出的科研成果,无论是论文、还是专利,第一署名权都握在拿到课题的领导和教授手里。”教育学者熊丙奇几年前在一篇博文中写道。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