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今年年初,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全国高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顶天立地的高校科技,又取得了骄人成绩。
以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体现的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国家重大战略的驱动。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今年启动实施的“2011计划”,这三大工程和计划,堪称中国高等教育近20年来的三大里程碑。在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上,中国高校步伐坚实有力。
国家之需:
高校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坚力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关系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利益。
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引领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强盛长久持续的巨大推动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但在规模上实现重大突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更多的城乡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以“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为抓手,通过重点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快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步伐。
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11工程”、“985工程”到“2011计划”,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战略部署,开启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式立项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正式启动,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8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这项计划,“985工程”正式实施。该工程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