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来稿]中国高校的英文译名:以民族大学为例(6)

2012-08-15 17: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6.贵州民大称,用Guizhou Minzu University这样的英语名称比较明快,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较朗朗上口,不容易产生含混。难道英语名称也要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笔者曾就这一高校译名请教过英美友人,他们都说不知道minzu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它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看来,这样的英语名称对外国人来说一点也不明快,而且还造成困惑;不过对某些中国人来说也许朗朗上口,不容易产生含混。中国高校的英文译名是用于对外交流的,而不是用来“内部交流”或“摆设”的。

  7.贵州民大称,如果沿用原来的英语名称,注册域名,就完全同广西民族大学的域名一样,两家都为GUN;改为Guizhou Minzu University,域名就可以成为GMU。其实,广西民大的注册域名为GXUN;如果广西民大将英语名称改为Guangxi Minzu University,其域名也可以成为GMU。那不是又雷同了吗?这似乎是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贵州民大所说的改名理由并不成立,而且荒唐可笑。

  顺带一提: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表示行业性质的英语词语的大学还有东北电力大学,其英文译名为“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把“电力”英译成“Dianli”。该校的官员称,学校的电力二字,既有电力的含义,又有能源的含义,况且学校还有别的学科,因没有精确的英文单词对应,所以选用汉语拼音。(8月2日《吉林新闻网》) 笔者认为,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表示行业或学科性质的英语词语的做法很不可取;这有可能导致学校的本意无法得到清晰的传达,甚至造成误会。在此建议将“电力大学”英译为“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近年来,许多中国高校都对原来的英文译名进行更改,其理由不乏显准确、自信、实力之语。其实,彰显学校的自信和实力,是通过优秀人才的培养、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校风建设的成效,而不是通过更改英语词语为汉语拼音,更不是通过做些表面文章,以寻求自我满足和谋求自身利益。

  [作者系《实用翻译手册》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