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来稿]中国高校的英文译名:以民族大学为例(3)

2012-08-15 17: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上述理由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现逐一点评如下:

  1.难道中国的崛起,学校的英文译名就必须加入中国元素吗? 贵州民大为何不全部汉语拼音化呢(如Guizhou Minzu Daxue)?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元素”?!现在有一种趋势,喜欢拿“中国元素”来说事,以彰显国家强大。这样做的效果未必是好,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交通大学”的校名 ,“交通”之意取自《易经·泰卦》,其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这正是交通大学之所以命名为“交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交通大学”在中国一直以来是个特定名称,并不是类别名,这和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矿业大学等的称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属于行业名称,尽管现在很多的行业大学都是多科性大学,但总是以本行业学科或相关学科为主。而“交通大学”却不是行业大学,这个从它一直沿用的英文名(Jiao Tong University,旧名Chiao Tung University)就可看出,而尤其对于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两所不搞交通的交通大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交通”两字一旦和“大学”组合在一起,是一个特定的名字,这和清华、复旦、同济、南开等名称是一样的。因此,这个“交通”与交通运输无关,英译名绝不是什么“communication”,更不是什么“transportation”。

  再说中国人民大学,该校的英文译名原先是“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后更改为“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不过其官网主页仍保留原先的译名,但加了个注释性的小括号。至于是什么理由更改译名,就不得而知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