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就是我们靠什么吸引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是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势头很强。很多海外学有所成者抱定以身许国的志向,或冲破阻碍,或放弃优厚待遇甚至可观的学术前景毅然回归。实践证明,这些学术前辈多数百折不挠、躬耕不辍,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事业上也有所建树,赢得国人普遍尊敬。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有点儿钱用于吸引人才,这本是好事。但如果我们不谈学者的责任,不讲传承千年的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操守,淡化大学文化、团队需要,只讲票子、房子、位子,恐怕是舍本逐末。
我们要客观分析国内外条件的差异。与一些海归学者交谈,他们看重的是国内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对密集的机会及实现学术、教育理想抱负的前景,担忧的是学术不端、评价与资源分配不公。
因此,在吸引人才方面,我们要扬长避短,提升我们的大学文化,加快社会改革、改善的进度。同时要有自信,在选人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强调诚信、奉献,营造海归与本土学者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可持续发展局面。(陈宝泉)
推荐内容>>两起造假事件拷问学术欺诈 引进人才审核存漏洞
推荐内容>>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假冒国外学者被开除
推荐内容>>厦大女教授文凭造假续:傅瑾承认造假校方将其辞退
推荐内容>>教育评论:医治学术不端,防火墙须前移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