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教师节设立30周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5)

2014-09-03 22:43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教师住房条件积极改善。《教师法》颁布以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教师住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随着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例如,云南省玉溪市从2007年开始着手建设农村教师安居工程,三年投入20个亿,建设教师住房10000套,一次性解决教师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四川省把农村教师住房列入灾后重建项目进行规划。湖北省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工作。各地积极创新政策举措,为我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教师社会地位明显提升。随着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教师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的不断健全,有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进一步提升。教师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六、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部不断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打造教师工作管理模式“升级版”,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1993年《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之后,国务院1995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2000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构建了教师资格制度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2011年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4年将试点省份扩大到15个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定期注册试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改革,对于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政策联动效应。

  2.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1986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首次将中小学教师纳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200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选择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以来,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9个地级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首次评出806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心。

  3.不断加强教师工作信息化建设。启动建设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700万教职工基本信息入库工作。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校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国培计划等各项业务信息管理平台,教师工作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4.加速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标准是衡量质量的依据。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是保证教师工作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2012年,教育部成立了课题组,规划设计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决定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培训、管理服务和保障监督四个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由84个标准或规范组成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已经颁布实施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及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一系列填补历史空白的教师标准。目前,我们正在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快速推进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力争2020年完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