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人数持续增长,对学校形成巨大考验
婴儿潮来袭,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否经受住考验?教育部门又该如何根据人口变化及时调整学位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认为,出生率逐年波动是正常现象,然而近年来人口出生受重大事件或传统习俗影响的程度明显加大,人们根据属相或重大社会事件选择生育时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大了入学人数波动的幅度。“金猪宝宝”、“奥运宝宝”、“龙宝宝”扎堆出生,直接导致对应年份入学人数跳跃式增长,对医疗、教育以及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超出了社会正常调整的范围。
面对波动幅度巨大的入学人数,学校班级设置的调整弹性受到考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原校长、北京海淀区督学石彦伦说,对学校来说,招收学生的数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师资、校舍等资源配备。一般而言,在不改变学校正常教学流程的情况下,学校招生人数正常调整的幅度在20%—30%之间。例如,生源少时少招一个班,生源多时多招一个班。也就是说,当北京市生源总量波动在20%—30%之间时,各学校可通过正常调整师资、教室等吸收,如果波动超出了这一幅度就需要行政部门及时干预。
然而,持续高涨的入学压力,已经吞噬了学校办学规模正常调整的弹性。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说,像景泰小学这样的城区学校,由于办学空间有限,从去年“金猪宝宝”入学开始,学校已经全面饱和,今年只能毕业几个班就招几个班。
石彦伦说,从以往经验看,校舍等硬件设施的配备在各级政府的部署下可在规划期内完成,但教师的选聘和培训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往往很难与社会需求的时间点吻合。如何针对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供给和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线联平说:“北京市将采取教育系统内部挖潜与新建学校结合的办法,既要满足眼前需求,又要着眼长远提前布局,既求增量又调布局,努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供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