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北京:适龄儿童入学扎堆,教育部门如何应对?(2)

2014-07-01 16:5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入学人数持续增长,对学校形成巨大考验

  婴儿潮来袭,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否经受住考验?教育部门又该如何根据人口变化及时调整学位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认为,出生率逐年波动是正常现象,然而近年来人口出生受重大事件或传统习俗影响的程度明显加大,人们根据属相或重大社会事件选择生育时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大了入学人数波动的幅度。“金猪宝宝”、“奥运宝宝”、“龙宝宝”扎堆出生,直接导致对应年份入学人数跳跃式增长,对医疗、教育以及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超出了社会正常调整的范围。

  面对波动幅度巨大的入学人数,学校班级设置的调整弹性受到考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原校长、北京海淀区督学石彦伦说,对学校来说,招收学生的数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师资、校舍等资源配备。一般而言,在不改变学校正常教学流程的情况下,学校招生人数正常调整的幅度在20%—30%之间。例如,生源少时少招一个班,生源多时多招一个班。也就是说,当北京市生源总量波动在20%—30%之间时,各学校可通过正常调整师资、教室等吸收,如果波动超出了这一幅度就需要行政部门及时干预。

  然而,持续高涨的入学压力,已经吞噬了学校办学规模正常调整的弹性。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说,像景泰小学这样的城区学校,由于办学空间有限,从去年“金猪宝宝”入学开始,学校已经全面饱和,今年只能毕业几个班就招几个班。

  石彦伦说,从以往经验看,校舍等硬件设施的配备在各级政府的部署下可在规划期内完成,但教师的选聘和培训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往往很难与社会需求的时间点吻合。如何针对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供给和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线联平说:“北京市将采取教育系统内部挖潜与新建学校结合的办法,既要满足眼前需求,又要着眼长远提前布局,既求增量又调布局,努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供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