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教育现代化都在不断降低生师比,缩小班额,实行小班小校,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我国学龄人口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有可能逐渐缩小学校规模和班额,至少应当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控制学校和班级规模。那么,为什么“超级中学”要反其道而行之,打造所谓的教育“航空母舰”?这后面其实是生意经,在营造出升学品牌之后,追求的是大规模择校、大规模复读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有理由发问,他们究竟是在办企业还是办学校?
学校规模过大必然导致教育功能、教育品质的异化,校园安全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这就是巨型学校必须采取严格管束、量化管理的原因。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呈现高度军事化的特点,学生塑造的核心词是成功、卓越、坚强、效率、纪律,等等,其中固然不乏积极的因素,但整体而言,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与生动活泼、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学校不是军营,“超级中学”也不是军校。以升学为人生成功的励志动员,是缺乏价值内涵的。
当然,“超级中学”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不仅学生无辜,教师、校长也是无辜的。真正负有责任的是地方政府。建议有关部门将此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办学、依法行政,旗帜鲜明地反对“超级中学”,纠正失误,促进基础教育的正常化。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杨东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