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如何遏制“超级中学”扩张冲动(2)

2014-06-23 12:5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旗帜鲜明地抵制“超级中学”

  “超级中学”取得的高考成就并不令人钦佩。以升学为人生成功的励志动员,缺乏价值内涵。

  舆论对“超级中学”的批评,常常引出一些不同的认识。比如一些来自“超级中学”的学生,他们对学校的感恩真诚而朴实,认为这样严酷的应试训练固然又苦又累,但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升学机会,有何不好?也有人认为,某些“超级中学”通过半军事化管理塑造“吃苦精神、严格要求、追求卓越、追求成功”等人生态度,这本身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然而,“超级中学”对地区教育生态和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影响究竟如何?它实行的真的是素质教育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辨析。

  以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倾一方之力、用特殊政策打造一两所名校,并不困难。问题是这种将优秀教师、优秀学生集中到一两所学校的做法,破坏了地区整体的教育生态。“竖起一杆旗,倒掉一大片”,甚至由此出现“县中沦陷”现象,都证明了“超级中学”现象不科学、不可取。当前,在“超级中学”违规跨地区招生的冲击下,许多“超级中学”的临近地区已经成为生源大战的重灾区。

  事实上,“超级中学”取得的高考成就并不令人钦佩。因为通过“掐尖”招来的学生,即使在其他学校也能考上清华北大,是优秀学生成就了名校,而不是名校成就了学生。“超级中学”的“成功”凭借的不是公平竞争,而是违反政策跨地区招生、提前“掐尖”的特权。

  建在地级市和省会的超级中学,由于远离农村,教育成本更高,势必导致农村学生上学困难;众多县中的凋敝,也会导致农村学生的流失和减少。“超级中学”的出现,总体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其实不言自明。而且,它影响的还不仅仅是高中教育。山西晋中等地的实践表明,只有稳定高中才能稳定初中,一个县如果高中垮了,义务教育也稳定不住,就会出现初中阶段学生、教师的严重流失。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