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难,学生负担为何重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国际学术界将教材难度的问题定义为教材或课本的可理解性,亦称为可读性。可读性标准的最初原则是保证学校的教材能够适合于使用这些教材的学生的水平,是根据学生回答与该课文有关问题的正确率来确定的。另外,知识点是影响难度的重要因素,但还应考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材难度是结构性概念,包括教材编排的周密细致,如教材的连贯性、统一性、针对性等,也包括课文的结构,如简单排列、结论证据、比较对照等,还包括课本中局部的连贯一致。影响教材难度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概念的密集性、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的比例,以及对需要理解的相关事实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等,这些尚未列入现有的分析因素中。”
“就初中化学科而言,我认为教材难度与2005年课改前相比,确实下降不少。如果教材难度再降的话,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会很不利。”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化学高级教师陈运鸿说。从教18年来,陈运鸿亲身感受到初三毕业生的学业负担日趋增大,学习时间越拉越长。“教材难度下降了,但教材内容却大大增加了。”陈运鸿说。他仔细对比过字数:课改前初中化学教材(一本书)共计19万字;课改后,教材变成了两本书,共计28.3万字,是原教材字数的1.51倍。
“学生负担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小学、初中的数学都引入了统计概率问题,并且难度不低;又如初中化学有一节是‘有机合成材料’,在没有学有机化学的前提下,学生如何理解‘有机合成材料’?这肯定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陈运鸿说。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励志小学原副校长范小玲教了几十年的数学,体会了不同阶段教材的特点和变化经过。她认为,现行教材难度并不大,难就难在课外练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作为一名高二学生,我有权说教材简单化并不是一种减负,而是变相的‘加负’。教材简单了,但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充电,做大量的题,查漏补缺,但还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就陷入了‘题海’。”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二年级(1)班学生李婉郡说。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南街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王平顺认为,学生负担重,一是教材少了生活化、趣味性;二是大家超级迷恋100分;三是实践活动课的比例太小,造成绑住手脚过度开发大脑的现象。
“教材难度既然与课业负担没有直接关系,那降低教材难度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课业负担这一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教材越容易,学生的负担就越重。”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皇甫学校九年级三班学生杏琛熙的妈妈说,“因为课本简单,到了考试,各种难题就出来了,课本和考题之间是断裂的,各种补习班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减负只需减教材?
“教材难度是长期以来始终困扰减负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以往一提减负,大家就从经验的角度,提出减教材。”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那么,针对目前现状,是否要降低教材难度?减负是否减教材就够了?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说:“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教育内部、外部相互交叉,多种原因积累而成的,不能仅仅从教材难易程度上寻找原因,还应该考虑比难度排名更上位的价值观问题。”
考试科目增加被认为是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中考只要考6门文化课,18年后,初中学科除了音乐、美术之外,全部要计入中考,考试科目达到11门,考试场次达到12场,如此多考试科目和场次,孩子们的负担得有多重?”陈运鸿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