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学费前,学校通过收学费来弥补办学成本的不足。免学费后,学校不能再收取学生的学费,办学成本的缺口无法补齐。内蒙古察右中旗职业中学校长刘志毅透露,旗政府只管学校教师的工资支出,再无其他经费,维系学校运转全靠每生每年2000元的免学费补贴,而学校要开齐教育部规定的各类课程,每生每年的培养成本约在3300元至4000元,每年缺口达150万元。因此,作为校长,他的重要“使命”就是想方设法筹资补缺。
此外据湛江日报披露,中职免费政策之前,该市中职中技学校每生每年收费在2900元至5500元(经物价部门批准),每年收取学费21695.5万元;免学费后,所获补助资金12599万元,前后相差9096.5万元。
周凤华认为,中职免学费的资金是对学生的资助,只是解决了原本应由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对于学校发展而言,亟待获得“保运转”的生均经费保障。
地方政府是出不起还是不想出?
免学费政策让更多学生进入了中职,但快速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依然急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一涉及到出钱,立马就会冒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地方财政没有钱,无力投入中职。云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苦衷:地方教育经费总量有限,义务教育要保障,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要投钱,哪个花钱都不能少。现在再增加中职生均经费,云南每年中职招生20万人,这么大的基数,对省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在没有增量的前提下,只能对存量的“蛋糕”重新切分。
但从14个已出台生均经费标准的省份来看,其中不乏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海南、新疆。
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的目标,对职业教育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2009年海南省制定了生均经费标准,为中职教育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新疆把职教列入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2012年,自治区汇聚各方之力,出台了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高职院校4200元/生,中职(含技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1000元。自治区党委、政府表示,这个标准还要逐年提高。
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制定中职生均经费标准,那么经济发达地区就更没有理由找托辞和借口了。
另一种现象是,地方有钱也不愿意发展职教。
沈有禄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对职教不重视,在职教经费投入上打折扣。以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但全国许多省份实际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都比这个标准低。
东部某省一位分管职业教育的领导道出了背后的秘密:一些地方政府不愿给中职花钱,财力问题可能只是一个挡箭牌,主要还是认为中职花钱多,又不出成绩,“领导更愿意把钱花在出效益、出名声的示范高中上”。
此外,中西部产业不发达,培养的中职生多到东部就业,等于是用有限的地方财政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培养人才,这也是部分中西部省份不愿多投入的一个原因。
对此,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认为,中西部经济正在发展之中,职教更应先行,“等到产业发展起来,再发展就来不及了。现在省钱,但日后人才培养会出现断档,这是不划算的”。
中职是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国内外多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好的区域,肯定是优先发展中职的区域。
“给不给职教花钱,关键是一个认识问题。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带动产业升级,地方政府有责任把它办好。”作为职教投入的受益者,山东省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一语道出其中的秘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