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死亡教育缺失 应告诉孩子如何正确理解死亡(4)

2014-03-25 10:4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美国

  死亡教育分为三大类

  英美等国家的死亡教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平息,和平生活再次走入正轨之后。那个时代陆续出版了一些著名的研究类著作,如1959年美国死亡学先驱赫曼·菲尔德的《死亡的含义》、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勒威顿的《死亡教育范围》等,对这一学科和教育奠定了基础。

  不过,美国的公立学校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正式展开死亡教育,而且至今这样的课程是准许学生自愿选择。开始这一教育的起因,主要是基于社会犯罪和滥杀情况严重,电视和媒体对暴力行为的渲染以及儿童尝试自杀的现象增多等等。

  美国中小学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把死亡教育分为几大类。

  一是消除恐惧。课堂上,老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们死亡并不可怕,但生命是美好的,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二是揭示生命的意义。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到医院或殡仪馆里,请医生或是牧师讲解捐赠器官的重要性。这样的课程告诉孩子们,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全无意义,他或者她的器官能够让另一些人得到生命的延续,因此值得活着的人表示尊敬。

  三是临终关怀。老师和医生会带领学生参加对老人和病人的照料,或是请他们讲述自己在祖父母去世前后,他们本身的经历。让孩子们体验每一人都应该而且有可能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学会原谅自己宽恕别人

  美国教育部门在对接受了死亡教育的学生的回访中了解到,该课程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参加过这个教育的学生,不可避免地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多地想到自己的死亡,而且他们在医院里听课和服务的时候,心情并不轻松,有的孩子也表示了他们的恐惧。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这些学生慢慢地理解到,这项教育能让他们终身受益。

  这些学生表示,他们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此拥有了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激心情。一位姓瓦兹的男子说:“除了‘活着真好’的简单快乐之外,我更愿意善待自己,也善待朋友和家人。我把现在的每天都作为得到的享受,感谢上天的赐予。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争吵了。”

  原谅自己也宽恕他人,这是受到过死亡教育的人得到的另一个心理进步。一位单亲母亲在成人大学里学完死亡教育课程后,鼓起勇气给几年前去世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她告诉孩子说,她因为他的离去长时间不能原谅自己,也一直担心儿子会对她心存怨恨。现在她不再默默地冥思苦想了,而是主动告诉孩子当时自己的艰难处境,请求他原谅母亲。她说,写完了这封信,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而且再也不害怕以后与儿子在天堂里“相见”了。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理性豁达

  调查中发现,上过死亡教育课的人,在后来的岁月里,不仅自己的生活平静和乐观,而且乐于帮助他人,参加社会活动,做义工投入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他们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开导别人,自己遇事时,也显得理性和豁达。

  在美国中小学任教的教师都接受过正式的死亡教育,因为无论学生是否到了选课年龄,或是不自愿选课,他们都有可能暴露在死亡案例之中,包括亲人和朋友的死亡和意外,接触娱乐节目,遭遇校园袭击等。教育部要求每位老师都能够正确地解答学生的相关问题,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并且配合专业心理学家让孩子在重创后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