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全国人大代表谈“拼爹拼不过就拼儿子”(2)

2013-03-05 10:3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认为,首先从家长角度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前途。 “但我本人并不十分赞成这种行为。作为一个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他的素质应是全面的,不能仅是学业的成绩,全面发展的孩子将来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往往家长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更多是侧重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

  沈健称,在这方面我们只能从行政方面采取一定措施,江苏省去年已经把奥数和各类考试录取脱钩了。但是,不宜强硬要求学校对那些有数学爱好和天赋的孩子拒之门外,对这部分同学,尽管是少数,但也要给他们一个适合发展的空间。

  “超级中学”能否破解“择校热”?

  “如果学校之间没有差距,我也不愿意去托人、送礼、花钱为孩子择校,就一个孩子,谁不愿意上个好学校啊。”说起托人为孩子“择校”一事,南京的一位名为“小宝他妈”网友在新华网上留言,诉说一个母亲的无奈。

  谈及“择校热”引发的“拼爹”现象及背后的深刻社会原因,沈健表示,“择校”本应是一个孩子或家庭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志向及学校的办学特色选择的一个行为,但现在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主要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而我们为我们广大学生或者家庭提供优质教育的服务还不够,能力还不够,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其次,在培养能力和规模难以满足需求时,有限的名额分配方式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个别地方还出现了一些家认为不公的现象和问题,这就导致了大家认为“择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说全社会都树立一个科学的、全面的人才观;我们所办的学校能够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我们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学校时才是正常的择校观。” 沈健表示,江苏省从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投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施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高中阶段考试改革;集团化办学,联盟制、姊妹学校等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说,江苏省淮阴中学成立了淮阴中学教育集团,学校的办学规模从原来的2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个校区、一万人的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当地老百姓选择高水平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是淮阴中学作为一所地方优质学校在追求教育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另外,我们也要把淮阴中学招生计划的一部分拿出来按照招生生源范围分配到所在的所有初中,这些分配过去的名额中如果学校有没有达到分数线的,我们也会降低一定分数,保证录取人数。”(记者 曹滢 姜春媛 李莹)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