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简化字使用后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当时河南一位老师向小学生介绍简化字,说“豐”字今后可以简写成三横一竖的“丰”字,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鼓掌欢呼。天津一位工人说,“盡、邊、辦”这三个字学了半年,写了多少遍,总是记不住,这回简化成“尽、边、办”,一下就记住了。一位农民向在城里工作的姐姐诉苦,说农民常用的一些字如繁体的“農”、“麵”都不好写。姐姐寄了一本简化汉字的书去,弟弟高兴极了,还埋怨她为什么不早些寄来。
由“豐”到“丰”,简化了15笔;由“辦”到“办”,简化了12笔;由“麵”到“面”,简化了11笔。假如按平均一天写500字,每个字平均少写10笔计算,一人一天则少写5000笔,平均按每秒写2笔计算,则可节省2500秒,即42分钟,一年节省255小时,相当于32个工作日。从七岁上学,到六十岁退休,则可节省大约5年时间。所以,不要小看在书写时这分分秒秒的费与省,亿万人、亿万次的累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说,汉字的难写难认难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是没有道理的。今天虽然电脑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书写的劳动和时间,但有些书写不可代替,仍然费时费力。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当年周恩来总理谈到简化字推广时,曾语重心长地现身说法,“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跟汉字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当初写了别字给老师责备甚至打手心的事在记忆中已经渐渐淡薄,因此觉得繁体简体都无所谓,对于简字不热心,甚至还觉得不顺眼,思想上有抵触”。他赞扬李烛尘赞成把“燭”字简化成“烛”,把“塵”字简化成“尘”。专家要多从群众需要出发考虑问题,在传承中进化,在进化中传承。
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著名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说,认为书法一定要写繁体字才好看并不尽然。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数近1/3。历代大书法家写简化字者甚多,许多简化字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