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社工专业就业何时不再尴尬?(2)

2013-01-29 15:0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据赵邦介绍,目前社工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大众不知道社工到底是做什么的,医院认为社工无法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觉得没有必要设社工这个科室;另一方面是目前学生对就业的概念不明确,就业期望值太高。

  招聘会当天,深圳一家私营事业单位的理事长颜攀熙特地飞到南宁,要招50名社工专业(医学方向)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要多少,全部要完都不够”。他说,有医学背景的社工学生月薪约4000元,比普通社工专业更受青睐,因为可以辐射70%的社工工作。但令他感到沮丧的是,在当天的招聘会上,只有16名同学交了简历,只愿去实习,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场签约。

  “社工在广西这样经济财力并不富裕的地方覆盖起来非常难,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赵邦说,目前,对社工定位、投入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医院也没有相关的编制。据介绍,广西医科大学社工专业(医学方向)某年级全班26名学生,有一半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考研中选择继续攻读社工的只有两名学生。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闵晓阳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社工专业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健康管理、疾病防控和预防保健工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或个人提供健康提示和疾病预警,缓解员工亚健康状态。但目前在广西,学生毕业去向主要还是卫生和疾控部门,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国考、区考,进入公务员序列。

  社工服务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事促进社会公平、保障身心健康、分析社会发展等事情。社会工作在德国形成了较完备的社会网络结构,具有政府、慈善机构、协会和市场等多种形式。

  社工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但目前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地,社工的福利保障也比较完善,而在部分北方城市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由于社工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各方面的福利保障尚不健全,专业社工人才不断流失。

  据了解,在香港,社工管理模式和运作经验已经非常成熟,每562人即有一位社工,远超过西方国家平均每1000人有一位社工的水平。而深圳从事专业社工工作的人员超过3000人,从2007年就开始建设一(学)校一(医)院一(派出)所一社区的模式,由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招纳管理专业社工人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医院、学校、社区和公安系统派出社工。这些专业的社工帮助解决医患或劳资纠纷、学校卫生突发事件、刑满释放人员心理调适、弱势群体医疗扶助、孤残人员陪伴看护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研究中心主任陈涛介绍说,社工服务正是伴随着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职业。比如,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到城市后不种地了,就需要有配套的就业需求,同时学校、社区、残疾人服务、老龄化、医患关系等都需要社工提供更具体的个性化帮助。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就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在解决个性化问题上以独特的方式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本报记者 周仕敏)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