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学习不是你死我活战斗 从娃轻生看教育观念误区(2)

2013-01-24 18:49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孩子的压力,真不能太大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要适当有点压力,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没有压力不是好事情。但是压力与动力并不呈正比关系,当压力超出承受能力,就会成为破坏性的扭曲,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发生自残或自杀等极端事件。”李文道说。

  李文道认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青少年还处于身心成长期,对压力的解读能力和抗压能力,比成人要差一些。“这点事情放在成人身上不算压力,但放在孩子身上就成了巨大的压力。有的家长开玩笑或是生气的时候对孩子说:你不是我亲生的。他们不知道这句话对孩子的安全感、依恋感伤害非常大,可能导致孩子从此用消极和灰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因此,学校、家长、老师,包括社会要对学生能够承受的压力有一个合理的预估,另外,不同孩子抗压能力不一样,“一定要个性化地解读每个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但必须谨记一个前提:孩子的抗压能力普遍弱于成人。”

推荐内容>>16岁中学生跳楼身亡 遗书称因"害怕"不得不自杀 
推荐内容>>呼市初中生排名下滑跳楼亡
推荐内容>>由初一学生跳楼轻生三问家长学校社会教育观 

  宽容一些,让孩子生命有个成长空间

  孙云晓认为,错误、扭曲的价值可以杀人。“什么对孩子最重要?是生命,是健康。但现在有一种可怕的价值观,认为进名校,考高分,比什么都重要,拿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呼市自杀的中学生才上初一,初一的成绩本来就容易起起伏伏,加上男孩子发育晚,竞争力不如女孩,成绩出点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看到正是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广为流行让孩子不堪其重。”

  “不考虑孩子的差异是不行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不可能名列前茅的,父母、老师要在心理上有一种理性的接纳,现在国际上也流行一种新理念,叫‘全纳教育’。也有人会说,我可以接纳我的孩子或我的学生,但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和家长能有什么办法?”孙云晓说,“我认为,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抱着这个想法就不可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孩子越小,微环境比大环境更重要,面对同样的机制,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选择,孩子都会有出路的,但不要对他们期望太高,让孩子生命有个成长空间,不要等孩子选择了绝路,大家才追悔莫及。另外,要宽容一些,要容忍失败,不要把学习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现在有一个现象:似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而每个人又是伤害的制造者。对于家长来说,我们无法改变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适合他的教育,因此,冷静地对孩子进行分析,提供适合其成长的教育和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名校、重点班,这更重要。”李文道说。(记者 王庆环)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