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忽悠考生
一些艺考培训机构冒用教授名号招揽生源,招生简章抄来抄去、东拼西凑,不用这些人撑场面,他们很难招到学生
喜欢较真的凌玲教授称,他最先关注到艺术高考培训市场,缘于他发现自己的照片和简历出现在一家名叫“星海之子音乐高考考前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星海之子”)的官网“考官讲座”中。“我从来没在这家机构上课,他们用我作招生宣传,根本没经我同意。”
被宣传的不仅凌玲教授一个人。星海之子的宣传广告称“由音乐高考考前特训专家与星海音乐学院教授2003年联合创办于广州。以管理严而出名,以考官教学而闻名,以升学率最高而著名。”
在该培训机构官网的“考官讲座”一栏中,位列前十位的均是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教授”讲座,另有72名教师介绍标题为“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记者查询星海音乐学院官方网站获悉,该校“专业教师”共有96位。若按照星海之子的说法计算,则星海音乐学院的老师绝大部分被该培训机构聘用,并都在该机构兼职教学。
记者向出现在星海之子官网介绍的蔡松琦教授求证,在星海音乐学院任教的他显得非常惊讶,“我压根没听过这个学校,也谈不上任教。”
记者采访星海音乐学院多名教授了解到,很多音乐高考培训学校都打着星海音乐学院知名教授授课的旗号招揽考生,其实都是虚假宣传。比如李晓,曾任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他的名字出现在多个培训机构的招生网站和资料上,实际上李晓十几年前就移居国外,“说他来做讲座,纯粹是无稽之谈。”
凌玲、蔡松琦等多名受访教授认为,一些音乐高考培训机构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他们的名号招揽生源,已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蔡松琦教授一句话道出其中奥妙:“不少招生简章都是抄来抄去、东拼西凑,不用我们这些人撑场面,他们很难招到学生。”
但是,对于渴望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音乐高考生来说,这些“知名教授”的吸引力实实在在。多名参加音乐高考培训的学生对记者说,他们花大把钱、用近半年的时间封闭培训,就是为了得到名师、甚至参与考试招生老师的指导,这样才能离梦想更近。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