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的人建议家长摆正心态,不必过分追求“最优”
调查显示,57.0%的人不会选择为孩子当陪读,仅13.8%的人会选择为孩子陪读,20.8%的人表示“不好说”,8.4%的人“已经在陪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认为,现在所谓重点校和薄弱校的教育投入和师资质量相差很大,难怪家长舍近求远去择校陪读。如果教育能均衡发展,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水平相当的好学校,陪读现象肯定会减少。
调查显示,56.5%的人建议家长摆正心态,不必过分追求“最优”;53.2%的人期待促进教育均衡,减少择校;50.0%的人建议家长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48.8%的人希望教育部门完善相关设施,让家长放心。
程方平说,“现在学校、商家、媒体释放的一些类似‘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舆论,加重了家长的焦虑感,盲目陪读也不在少数。”对此,教育部门的引导也很重要。在薄弱学校投入优质资源收获会远超预期。他曾参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薄弱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仅一年这所学校的中考语文成绩排名就从前一年全区的三十几名跃居前5名。只有多一些这样的探索与努力,家长们才会看到学校的责任和潜力,才会转变观念,放心满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和民认为,家长要理性看待陪读,从现实出发考虑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状态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需要和孩子对话,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要知道,单纯的学业优势并不足以让孩子在社会上自立。
今年儿子高考失利后,李女士也疑惑过,自己放弃事业陪读是否值得,她所花费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这些年的正常生活,“陪读是个很苦的差事,我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现在全捆在孩子身上了。但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回头。”今年9月,她开始为孩子的复读,寻觅合适的出租房,陪读的日子还远远看不到头。(记者 王聪聪)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