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底中国教育部首次公开选拔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后,12月4日,教育部再次发布公告,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此举被视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前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此举意味着从原来的行政任命官员到更大范围内遴选专家型校长的改变,虽然距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还有差距,但口子已经打开,曙光就能照进来。
对于有些媒体报道的“海选”,储朝晖认为,这与一人一票的“海选”还有区别,大学校长不能“海选”,懂与不懂教育的人的一票是不等值的,因此大学校长遴选一定要有专业的选拔程序。怎么选校长不是高、精、尖难题,现代大学制度要求校长由校董事会、教授委员会、学生代表组成的相关责任主体选拔。
对于公告规定报名人员的必备条件如现任普通高校校长或党委书记、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且任副校级2年以上等,储朝晖认为,这还是强调行政职务的重要,不仅缩小了大学校长的遴选范围,而且由于这些学校官员已经熟悉现有行政体制,反而大大缩小了可作为空间。
储朝晖强调,好的大学校长第一要素是要有教育使命感,有一定管理能力,尊重教授、尊重学生。仅把校长当官位是当不好校长的,好的校长一定要有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战略眼光。他举的最近的好校长例子是华中工学院的校长朱九思,在“文革”后期朱九思把大量被贬为“牛鬼蛇神”的高级知识分子召至该校,对该校后来在同类大学中脱颖而出具有深远影响。
对于“要求参选人员必须是中国公民,且没有国外永久居留权或者当选校长后自愿放弃国外永久居留权”,储朝晖也认为没必要,“杨福家就任诺丁汉大学校长时也没放弃中国国籍,如果放宽这一限制,会有利于更多海外人才来中国工作,也有利于中国更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完)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