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三:要“证书”还是要素养?
在用人单位面前,是证书好用还是个人素养更重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增加自身的求职砝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已成为很多求职者的必要装备,招聘会也演变成各种证书“血拼”的战场。
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张小菲告诉记者,前年毕业后,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她毅然加入了“考证大军”,目前她已经先后考取了物流师、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当时‘考证’主要是为日后求职考虑的,像‘报关员’就是眼下最热门的证书之一”。
曾有专家对“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做过调查,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专业水平、人际沟通”;而大学生们则自我评价认为所缺乏的是“英语、计算机和专业水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认知间存在明显差距。
宁夏林业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宋雪丽直言,名目繁多的证书,未必会带来正向效应,有时反而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杂而不专”的感觉。大学生们应着重在提高自身素养方面多下工夫,“比如现在不少80后沉溺于网络交际,对现实的人际沟通并不在行。”宋雪丽说,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应当在求职前就加以重视和锤炼。
此外,“企业最头疼的其实是员工‘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宋雪丽认为,拥有踏实肯干态度的求职者是企业最乐意接收的。
张明岳也表示,员工的工作态度为大部分企业所看重,工作态度有时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则很难通过培养来改变,“踏实肯干的态度才是做好一切的基础。”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