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农村过度撤并学校引发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2)

2012-11-19 09:1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减”出问题

  小学辍学率3年上升逾37%,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增加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2年对市县教育局长的调查,67.9%的市县教育局长认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大于问题,32.5%的市县局长认为基本实现布局调整的预期目的,还有57.9%的市县认为,在基本实现预期目的的同时,撤点并校政策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盲目和过度撤并农村学校,造成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以及流失辍学等突出问题,违背了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初衷,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过度撤并学校导致上学距离增加、辍学率上升。据近年来的多项调查,布局调整后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大大提高,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0余公里,最多的达到方圆20公里以上。另据有关研究,我国小学辍学率2007年后大幅度回升,从2008年的5.99‰上升到2011年的8.22‰,上升幅度超过37%。这意味着每年有80万—90万农村小学生辍学。造成辍学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就是持续撤并农村小学教学点。

  另外一个不良结果,是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学校布局调整后,由于相当多的农村学生需要上寄宿制学校,或者由家长陪读进城上学,家庭教育支出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效应。

  “超级学校”也在撤并校的浪潮中不断出现,令资源过于富集。由于农村学校大量向城镇和县城集中,导致“城满、乡弱、村空”的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在城区出现超大班额和巨型学校,在许多地方学生人数达五六千人的小学、一二万人的中学已不在少数。

  对于撤并校政策的整体效果,报告认为,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平原地区,撤点并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正面效用比较明显。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较差的边疆地区、西部偏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撤并幅度最大,也是流失辍学、上学远、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最为突出的。受这一政策不利影响的,主要是这些地区的弱势人群。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