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研究表明:悲观性格反易成事(2)

2012-10-24 12:3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防卫性悲观”助实现目标

  2007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证明了悲观者更容易作出正确决策。该项研究让参与者通过一系列智力测验,结果发现悲观者比乐观者的得分要高。

  负责此项研究的里兹大学教授约翰·马勒解释说:“与乐观主义者不同,悲观者犯的错误少些,他们在问题决策上更谨慎,因而少上当。而且,有负面情绪的人想问题更深刻,更具有分析能力、较少依靠直觉,特别是能够在困难时期保持清醒头脑。”

  “尽管悲观情绪似乎是面对困难的一种自然反应,但它实际上反而能让人更好地应对艰难险阻。”马勒补充说。

  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常也同样支持上述理论,他说,研究表明,在统计一项简单实验的成功率时,与乐观主义者相比,相对悲观的人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而乐观主义者会少计失败次数而多计成功次数。不仅如此,还有证据显示悲观可以给人以极大的动力,就像人们所说的“防卫性悲观”能推动人们实现目标。

  爱德华·常补充说,那些太过乐观的投行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遭受了重创,而高盛集团当初却预见到了灾难性的前景,最终得以全身而退。不过这种说法还值得推敲。他说,不付诸行动的盲目乐观毫无价值;而悲观加上行动、动力和能量却恰恰是人们所说的乐观主义的最高境界。

  不能过于悲观

  有心理学家警告,悲观必须要适度。过度悲观者将未来视为危机四伏的不归路,判断力又走向了盲目的另一端,他们觉得一切行动都于事无补,因而可能消极应付。而且持续的悲观也会消耗大量能量。在职场上把弦绷得很紧的人,最好能够在工作以外找到让自己完全放松的港湾。文字:晓诗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