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15年免费教育背后的“民生账”(2)

2012-09-28 12:1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没有谁不明白“地方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道理,但为什么总有一些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不惜血本,投资教育却往往“哭穷”,原因就在于他们追求的是立竿见影、夺人眼球的显性政绩,而对投资大、周期长、显效慢的隐性投入缺乏热情。以15年免费教育为例,把一个学龄孩子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大量的投入,从学前启蒙到中学毕业的15年,只能是开掘智力、积累知识、练就本领的打基础阶段,且不说大学毕业后能否效力家乡,即便是回归故里,恐也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投入者并非未来的受益人,正是某些官员忽视教育的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

  诚然,官员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地方的发展是无限的,如何通过有限的工作任期为地方的长远发展打基础、育潜力,不仅考验着每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更应是当政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正含义。因此,无论是出于政府官员的恪尽职守,还是对一方发展的长远考量,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都应当是地方政府投资倾力的重点方向。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不仅缓解了人们时下难以承重的教育负担,也为府谷的未来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这个“民生账”算得很有意义。而他们不把外地学生当“二等公民”,让其同样享受免费政策,更显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志在未来的考量。

  免费教育“不差钱”,差的是地方政府有没有解决民生问题、将公共财政投入教育的决心。这就是府谷实施15年免费教育带给社会的有益启示。(来源:工人日报)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