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随迁子女平等受教需一个过程
新京报:近日,中央提出各地要在年底前提出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升学的办法,这会不会进一步扩大“随迁子女”的规模?
储朝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认为会扩大,北上广会适度地增长。上海等大城市要在放开了义务教育阶段门槛的情况下,现在也要放开高中阶段教育的门槛了。
当然,现实中父母的流动还是因为哪里挣钱到哪里去,然后带着孩子出来了。现实中即便放开,山东青岛人也不一定乐意到外地读书,这里经济发展比较好。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得解决人与人之间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这样才能彻底缓解大城市的压力。
新京报:“随迁子女”规模的扩大,城市是否做好了接纳的准备,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方面?
储朝晖: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行“流入地为主”,这样的政策出台这么些年了,但仍有一些地方做得并不好。这样“随迁子女”升学办法出来后,城市接纳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教育估计至少得五年。
新京报:现在虽然提出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办法的解决方案,但各地落实的前景会不会乐观呢?
储朝晖:当然首先得肯定这跨了一个槛,原来当地政府可以说随迁子女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现在不能轻易说“不能”了。但当地政府接受多少,多大范围地接受,还是一个问题。要让所有的随迁子女都平等地获得机会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记者郭少峰)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