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将安全课定为常设性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 陆琴
面对同一灾难,如果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建议教育部应编写出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模块,对学生进行防落水、防火、防触电、防雷击、防拐骗、防盗抢、防敲诈、防走失教育,向学生传授自救互救常识和逃生技巧。并规定所有学校每个学期要开展不少于10个课时的应对灾害知识教育,将安全课定为中小学生每学期的常设性课程,而且每个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举行一次专项演练。
生命教育课应比照体育课
全国政协委员 杨春兴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育,很少有与灾害管理、紧急避险与逃生等事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很少有学校和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紧急避险和逃生演习。我们应该让以珍重生命为主题内容的教育进课堂,将有关紧急避险与应急逃生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的教育内容。如可以比照体育课的内容列入中小学校考试、考核的范畴,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应对火灾、风暴灾、水灾、地质灾害、地震以及反恐、反劫持、反抢劫等方面的演练,增强防震减灾与应急避险意识,增强防范与逃生技能,以避免出现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避险时发生踩踏事件。这种教育对中小学生会终身受用。
■链接
日本学生
在体验中学会应对灾害
学校成了一个牢固的避难所,不仅是因为学校拥有抗震能力强的安全建筑,更重要的是学生受过防灾教育。这些,日本学校是如何做到的呢?
以学校为中心的地域防灾体系
东京太子堂地区学校协议会以太子堂中学为中心,致力于地域自主防灾活动,使地区内的学校和家庭联为一体,在“健全育成”、“地域防灾”和“丰富的教育活动”三大方面开展活动,并培养了310名学生和30名教师作为自主防灾的担当者。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这些熟悉社区和居民基本情况的学生和教师,就能够在应对灾难和组织救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实现社区和学校之间的互助互救。
他们的自主防灾活动主要有:
D级泵技能讲习会 在地区消防署的指导下,使用7台D级消防泵,所有学生及教师参加小巷内的灭火消防演习,每年6月实施;
急救救生技能讲习会 这项活动由初中三年级全体学生参加,通过学习普通救生知识,掌握应急治疗技能;
避难所体验幸存野营活动 这是一项由中小学生和社区市民一起参加的活动,就是切断对外联系,进行野外独立的一夜两昼体验学习;
向先进的防灾城市学习 以学生会为中心组成项目组,提出有关创建城市防灾公园和广场的提案,该提案有益于对区内公园的避难设施进行完善的计划。
防灾教育的核心是体验
日本的学校在防灾教育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体验式。在灾难尚未降临的时候,人们往往因为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忽视防灾的重要性,或者干脆认为灾难离我们遥不可及。体验式的防灾教育则借助接近真实的体验,“拉近”灾难与人之间的距离,除了在体验中学习到应对灾害的常识,更重要的是为面对灾难做好了心理层面的准备,当灾难真正降临时,能够从容、镇定地应对。
日本文部省规定,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而演习的日期和方式由学校自主选择,只是在学校确定方案后须获得批准方可实施。学校的演习也是循序渐进的,一般每年年初开学的时候,考虑到刚入校的新生还不太熟悉演习过程,学校会在演习开始前事先通知学生,然后逐渐提高演习速度,即在不通知师生的情况下搞“突然袭击”,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灾难发生时的真实场景。日常的模拟演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逃生技能,也有助于他们在面对灾难时克服恐惧的心理。(记者 张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