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一个行政放权试验的突围与困局【3】

2012-07-31 16:19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考试权不接招,改革樊篱难突破

  试点学校不约而同选择对自主命题权“绕道走”。没有相应的考核改革,自主管理改革仍难以突破应试樊篱。

  自主管理的探索中,试点校校长努力把每项“特权”用上、用足,不过唯有一项“特权”,7所学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绕道走”,这就是“考试权”。按规定,除中考与小学毕业考试外,其余考试试点学校可自主命题、自主组织。

  为何不接自主命题考试的招?尽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说法,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担心最终的考核。“自主命题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现在的师资还无法胜任。”张洪说,考试命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毕业考试、中考成绩,所以学校对此“特权”持审慎态度。

  试点校不接招“考试权”的举动,倒在赵洪意料之中。在他看来,高考制度根深蒂固,学校要想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最关键的还是教学质量,尤其是分数。“下放考试自主权,目的就是想让校长彻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而从试点学校的反应却看出,在现有教育环境下,要马上改变校长们的观念,实属不易。”他说。

  对考核的担忧也是其他学校未申报试点的重要原因。德源中学校长薛发贵表示,他认同自主管理模式,不申请的原因是觉得学校目前实力还不够,同时也担心考核制度跟不上。

  对校长们普遍关心的考核评价问题,赵洪也有清醒的认识。“毕竟刚刚试行,相关制度的设计还滞后于改革实践,校长们的担忧在所难免。”赵洪说,考核评价关系到目前学校办学水平认定、教师的绩效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县教育局就无法给教师、学校一个交代。

  赵洪表示,教育局已召集7所试点学校进行民主讨论,希望提出一套既能激发学校活力又能有效保障试点校利益的考核评价方案。“考核的重点是校长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围绕自身教育思想如何完成教育实践这两个方面。只有校长不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言人’、‘应声虫’了,教师群体才会有思想,教育也才有可能回归教育本质。”

  除考核外,自主管理学校能否拥有一定的财权和人事权也是许多校长关心的问题。据彭训武介绍,该校有学生847人,教师53人,但平均年龄都在46岁左右,老龄化现象较严重,师资结构也有问题。“我们希望获得更大的人事自主管理权,招聘到合适的老师,以弥补学校教育中的短板。”

  对校长们的诉求,赵洪说,学校财权和人事权已经涉及教育管理体制,超出了教育局的权限范畴。但他也表示,从去年8月郫县就已开始实施教师“县管校用”,学校拥有对教师的考核权、聘用权、使用权,教师也拥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而财权的下放在不违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是可以逐步实施的,目前试点校校长拥有一定的经费使用权,但要受县教育局和学校教代会的监督。

  “但如何能够招到学校想要的教师,如何为学校建设争取到更多的经费,这对每所学校来说,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赵洪说,教育局将采取更多措施,对试点校给予政策倾斜,尽可能创设适宜学校个性发展、校长自主管理的大环境,吸引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