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怎解“二次留守”之痛?(4)

2012-07-31 10:2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在流动人口聚集社区多开展暑期活动

  赵宇峰: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对于“小候鸟”面临“二次留守”的问题,赵宇峰认为,类似现象在深圳、东莞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都比较普遍。

  “要家长放两个月的假去陪孩子,肯定也不现实。”她认为,很多家长主观上愿意花更多时间陪孩子,但赚钱养家的客观原因造成很多孩子无处可去。

  对此,赵宇峰建议,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这样的需求,倡导社会组织、社区多组织一些暑期青少年活动,“寓教于乐”,一方面让孩子玩得开心,另一方面功课也不落下。这样一来,就能让“孩子开心,家长也放心”。

  而对于目前暑期活动宣传不到位的现象,赵宇峰就指出,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活动设计时对需求的考虑不到位。“应该以需求为导向,”暑期免费的公益活动,应该更多地在一些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开展,这样通过社区居民和老乡的口口相传可以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并报名,而且,在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开展活动,也省去了很多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

  家长应尽最大努力抽时间陪孩子

  卢英:东莞市妇联副主席、市政协委员

  卢英认为,暑期无处可去的问题,并非候鸟儿童才有,这是很多家庭都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家长是最关键的部分,家长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挤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加强照看,尤其是那些“一年才来一次”的留守儿童,“家长也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社会。”

  卢英还认为,现在包括妇联、社工机构都组织了很多免费的暑期青少年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现在已经很淡化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概念。

  但是这些活动也是自愿参与的,新莞人家长应该主动去了解社区或附近是否有此类公益活动,把孩子送去参加活动,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以弥补自己没空陪伴孩子的缺憾。 文/记者黄江洁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