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创业看数量 更要重质量(3)

2012-07-31 10:1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教育须创新

  创业人才成长需要的环境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具体说是包括资源和制度两方面创业环境需求。

  从创业资源需求的角度考虑,需要九个方面的条件,分别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及社会规范。拥有好的环境资源条件,不仅有利于本地的创新和创业,而且有利于吸引其他地方的人到此地发展。从上述九个方面努力,是可以全面改善创业环境的。

  想要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创业者,还需要从制度的角度改善创业环境条件。创业的制度环境包含规制的制度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和认知的制度环境三方面。相对而言,规制的制度环境较容易建立,表现在出台的政策、措施、计划、条例等,可以通过除旧立新来实现。规范的制度环境与人们的创业价值观和创新创业文化有关,需要长期培养。而改善认知的制度环境与学习有关,要通过改善教育去实现。我们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创业制度环境中,认知的制度环境是三个制度环境维度中最薄弱的。

  因此,完善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可以围绕着教育创新,改善支撑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条件。针对我国教育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环节。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也是提高创业水平的关键。对大多数人而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得到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获得。

  二是融入创业能力的培育环节。创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创业精神,使学生既善于创新又勇于实践。应该把创业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创新与继承结合起来。

  当然,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不限于大学的教育,但大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从根本上提升创业的人力资本和改善创业质量的关键。

  (高 建 作者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