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切忌老想着“一言九鼎”,你说一句话,人家就得马上落实,否则就是“怀才不遇”。没那回事。说了马上就能实现的,即便是好事,也没什么了不起。人文学者用心且用力之处,应该是理想论述及长远规划,一时看不到效果,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都很正常。这是人文学者跟社会科学家不同的地方。社会科学家更多强调可操作性,而人文学者主要关注理念问题、精神问题、道德问题。这都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如果没有这些努力和追求,则那么整个社会将,变得日益浮躁、平庸。
大众传媒时代,越是乱说话,越容易博得眼球。“管他对不对,能引起关注就行”,这种论说姿态,我很不喜欢。我相信传统中国学者的一个基本理念--“学为政本”。学者的理想、观念及情怀,是通过他们的弟子一圈一圈往外传播的。而集合众多优秀学者的中国学界,其思考及努力,从长远看,必将影响中国社会的走向。有远大志向的学者,大都着眼于未来,追求长远的影响力,而不计较一时之短长。
[2012年6月28日接受郭九苓、缴蕊采访,2012年11月11日据缴蕊、郑玉婷、郭九苓录音整理稿改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