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应打破自主招生与高考的嫁接
南方日报:自主招生推行十年,从单招到三大联盟“厮杀”,您怎么看?
熊丙奇:我国自主招生高校联盟现象,对于改变各校“各自为政”的乱象,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在推进高校联考过程中,却演变成了高校集团“圈地抢生源大战”。
南方日报:以前高校将笔试时间错开,却被指加重学生负担,现在三大联盟同日笔试,又被指“掐尖”,您怎么看?
熊丙奇:今年三大联盟笔试“撞车”,学生只能“三选一”。我认为这并不利于自主招生联盟考试的“规范”,而是一种倒退,因为这限制了考生的选择权,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
南方日报:您认为自主招生高校联盟该何去何从?
熊丙奇:我认为,多个联考的价值已经荡然无存,建议统一为一个笔试,然后让学生用这一笔试成绩去申请多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打破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嫁接,只有这样,高校才能获得充分的自主权,而学生也能获得选择权。
■周刊速评
自主招生是否与初衷渐行渐远?
我国自主招生走过10个年头。然而,从各自为政到实名推荐再到结盟考试,争议不断。从去年开始,具有自主招生的高校抱团联招,更让争议和矛盾甚嚣尘上。不少人质疑其考试方法依然是学科考试,脱离不了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影子,沦为“小高考”的自主招生是否与高考改革的初衷渐行渐远?
自主招生是试点高考改革,而今自主招生已在全国铺开涉及86所高校,仅在广东省今年参加的人数是去年的7倍,不少重点学校一个班级三分之二的人参加,被称为“小高考”。自主招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高校的选才渠道,也是推进基础教育素质化的一条途径。
但如何通过考试选拔到创新型人才,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质疑。近年高校自主招生“雷题”不断,“玉皇大帝和如来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不少专家看来,这些考题的质量并不高。他们认为做对偏题、怪题往往要靠运气,而不是实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