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2013年“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联盟自主招生笔试在全国同时开考,据称超过10万考生角逐大约1.5万个名额。
今年是我国试水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第十年。回望这十年,我们发现高校招生路子越来越活、渠道越来越多、平台越来越宽。但与此同时,各高校从单招一步步走向联盟,展开生源争夺大战,致使考生压力增加、不规范培训市场兴起、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凸现。自主招生何去何从?记者详述自主招生成长历程,试图找出答案。
●2003年,22所211高校拿出5%的名额自主招生,2008年取消5%的上限,今年参加自主招生高校扩大至86所
●2010年,以清华为首开创“五校联考”模式,一年内形成了“华约”、“北约”和卓越三国鼎立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报名三大联盟的考生近30万,获笔试资格的不足一半,预录取率约10%,这一比例近年有所下滑
●2010年,北大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制定“新百年计划”,还有人大的“校长直通车计划”,复旦的“望道计划”。一些高校开始提前介入高中生教学,有的采取合作办班模式掐尖
试点扩大
86所高校招录逾万名考生
3月16日一大早,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周边路段陷入拥堵,五山路车流量更是激增不少考生和家长无奈之下,只能“弃车”步行——这是今年“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联盟举行自主招生考试笔试的现场。粗略统计,当天共有考生和家长近7000人涌入华工。
今年,是我国实施高校自主招生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前,我国正式在全国高校展开自主招生试点。其设立初衷是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采取多元化选拔形式来弥补现行高考制度的不足。
武汉大学大四生小龙就是得益于自主招生政策的其中一人。2008年冬季,通过武汉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初审的他来到武大参加“珞珈科学文化冬令营”,那时“北约”联盟还未成立,武大实行单招。“上午笔试、下午面试,题目并不难。”后来小龙顺利通过了武大自主招生考试,获得高考加10分的优惠。“自主招生给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觉得是对高考制度很好的补充。”小龙对记者如是说。
从2003年至今,自主招生这块蛋糕不断做大。最初,教育部选取了22所入选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选拔。此后,试点院校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全国具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已达86所,其中面向全国自主招生院校有76所,只在本省自主招生的院校有10所。
各高校自主招生名额所占比重也一步步提高。最早捅破5%上限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高校,200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发文放权,取消自主招生5%的人数上限。
如今,越来越多学生卷入自主招生考试的“浪潮”。今年三大联盟笔试“撞车”,致使竞争更加激烈,我省共6000多名考生上阵比拼,上演了一场“三国杀”大战。据统计,今年仅三大联盟20多所高校,通过初审、参加笔试的人数就突破了10万人。
然而,“100个人里能有5人能拿到资格证就算不错了。”某位自主招生专家的一席话让人在自主招生考试身上看到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身影”。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曾透露,根据有关方面数据,全国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
中国教育在线一次关于“自主招生为何吸引众多考生参与”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3的被调查者承认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是“受从众心理影响”,有42.5%的考生是为了“可获得高考加分”而参加考试。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现场,不少考生“裸考”坦言是“打酱油”一族,“大家都考,我不来又不安心。”一位高三生说。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