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检举同学入考题?专家说法:创新应该有度(2)

2013-01-30 10:2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三辩:保护学生权益,要不要伦理监督?

  正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护学生权益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原本是一次普通的期末考试,却因为老师让学生写出3名翘课最多的学生而引发全国关注。关注为何如此之多,就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个教学伦理的问题。无论任何教学目的,教师都不可以越过触及学生人格自尊的伦理底线。我呼吁国家建立起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伦理监督机制。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扩大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危机的。过去我们关注“教师体罚学生”现象,并予以严格督察禁止。而精神层面的损害则一直被忽视,直到这次“检举翘课考试”得以暴露出来。我认为,建立严格的教学伦理监督机制,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在国外,从高校到中小学,教育伦理审查机制都非常全面细致。

  反方:会束缚老师改革创新的信心

  方谦(化名,北京邮电大学教师):我头一次听说建立教学考核的伦理监督机制。我不知道这个机制对高等教育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我的理解而言,它会大大束缚老师进行教育改革创新的信心。

  伦理学是社会学科层面上的东西,对于许多工科专业背景的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的老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前进行了必要的培训,有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道德理念,我想是能够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来个伦理监督,会让他们很不适应。有一些老师的教学风格本来就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在教学改革中就会朝这一方向努力,上课、考核的风格会相对随意。一监督,可能就不知所措,就不敢改革了,长此下去我担心教育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专家说法

  考题标新立异

  创新应该有度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这个题不适合做考题,这涉及教学伦理问题。考题要求学生写出同班同学中逃课最多的同学名字,可能出现鼓励学生进行互相检举的情况。而且,此题的得分标准是,和大多数人选择相同的分数就高,和大多数人选择不同的分数就低,又涉及成绩问题。这与单位间“360度绩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评价”又不同,同事互评不会因为谁的评价高低而影响成绩,而这个是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