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变成项目主管,
该怎么称呼?
合作发展部是山大首批试点成立的大部,部长王飞形容改革后的工作,是从以前“单兵作战”变成“协同作战”。
他举例说,以前做校友工作,往往涉及校友办和国内合作办两个处级单位,办事需要校领导协调,“如果两个部门分管领导不一样,协调成本更高。”改革之后,相似的问题只需通过部办公会就能解决,“减少了沟通层级,提高了效率。”
实行“大部制”后,机构“合并同类项”,必然带来人员的安置问题。第二批“大部制”改革,涉及学校办公室、党委统战部、人事部、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财务部、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及新设立的齐鲁医学部8个部门,16个正处级领导岗位和38个副处级领导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徐显明在动员会上提出压缩编制目标,“要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来进行压缩。”
由于“大部制”要撤并一些机构,这就会面临与政府推进“大部制”改革同样的问题——撤谁不撤谁都是问题。李建军也发现,不同机构之间对改革的认识“不一致”。为减少改革阻力,徐显明在动员会上承诺:改革后干部的级别身份不发生变化,待遇不发生变化。
在此次干部竞岗中,山大设置了56岁的年龄门槛,消化了一批年龄大的干部。在这些干部的安置上,山大也打足人情牌,去职前均安排校领导谈话,李建军承担了其中的大多数工作。
一位处级干部告诉本报记者,改革过程中一些干部心有顾虑。几个部门合并后,原先的干部级别虽然不变,但正职岗位只有一个,毕竟正职和副职的权力是不一样的,“正职才有签字权。”
山大人事部部长方辉说,到2012年底“大部制”改革结束,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
改革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一位干部从正处岗调到大部任副职后,同事对如何称呼他思考了很久。为了弱化职务概念,合作发展部对干部不论级别统称项目主管。这也引发了小麻烦,一位员工在跟政府机关打交道时,掏出名片,人家先问“项目主管是什么级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