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博士教中学就“没出息”?

2012-12-04 10: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据媒体近日报道,清华大学博士萧杨逃离科研,执教中学。其导师说:国家投入几乎白费,实在可惜。“他的选择让我很惊讶,我彻夜失眠也没想明白。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天赋的学生。”

推荐内容>>博士逃离科研教中学遭质疑 称没兴趣了厌恶科研 
推荐内容>>他为什么“逃离科研” 
推荐内容>>“逃离科研”:另一维度的思考 

  而萧杨则认为:我真的厌恶科研,坚持干一辈子科研一定不会幸福,当中学老师也挺好。“今年寒假我还帮一个微积分挂科的大一孩子补了两天课,当她告诉我她补考得了90多分的时候,那成就感啊,杠杠的。”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一个拉小提琴的孩子,大学时代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就将小提琴摔碎了。他说,他从来就没有喜欢过音乐,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才忍痛拉琴的。现在,毕业程序结束了,他终于得到解脱了。没有兴趣的学习和工作,对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和苦痛,其发展动力、创造激情、奉献精神、未来潜能都会被抑制很多。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未来的和谐成长。教育提供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以外的精神财富,比如良好的情商发展、较强的生活能力、强健的个人体魄以及服务于社会的公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快乐心情。正像有些学校提到的:“教育孩子几年,影响孩子几十年”。这些发展,同样是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任务。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