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感慨道:“过分务实和名利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让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具有潜质的好苗子不断主动或者被动地逃离,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做一些‘更加务实和名利化’的事情。”
事实上,无论对于程代展的困惑,还是其他教授的吐槽,网络上有另一种声音——读完博士就一定要搞科研?年轻人的选择不应该被尊重?对这种选择本就不应该有对错判断。
但是,有一点得到了讨论者的共识——如果一些青年人才用脚投票,放弃科研,就需要反思我们的科研环境了。在文双春看来,其实全世界都存在“科研苗子”放弃科研的现象,但若我国产生这种现象是体制和环境在作怪,则需要警惕。
学者熊丙奇表示,这名科研苗子的放弃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是因为他触痛了大家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与其他一些行业争抢青年人才,科研界遭遇挫败感?这些在导师们看来可遇而不可求的科研苗子,为什么放弃科研事业?我们的科研环境为什么无法吸引优秀青年人?
程代展说,比起讨论个人的是非,这些问题更有意义,网络上对此的大量回帖和留言,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普遍关心,说明“钱学森之问”的迫切。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问题,是值得整个民族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出问题的原因,反思我们青年科研人才的生存现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