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二】选拔·培养
“一考制”重分轻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式粗放单一
面对研究生“摊大饼”的现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甚为担忧:研究生选拔和培养多年来仍无改进,选拔机制和方式类似高考的“一考定终身”,选拔不出有潜能的学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发现,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很多地方性院校的考生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和表达能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一门心思准备考研,这些学生笔试能力很强、考分很高,但能力有所欠缺,而且大多并无意从事学术研究。”
目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还是采取统考加面试的形式,统考中英语和政治占有相当比重,初试统一划线基本决定了录取,而复试往往流于形式,导师的自主权相对较弱。
博士研究生选拔同样不够规范,各高校有高度自主权,缺乏监督管理,少数招生单位把博士入学考试当作一门生意,博士成为官与校、商与校之间的交易,直接影响了博士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或者是大班化的教学和管理,或者是将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免费劳动力,并没有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吴霓认为,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很明显:教学方式和本科相差无几,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培养方式千篇一律。
选拔过程重分数轻能力、教育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课程设置陈旧、毕业论文选题肤浅、毕业答辩把关不严……面对这些问题,有专家感叹:“如此选出的研究生,能有多少含金量和竞争力,如此培养研究生,不过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本科就业压力的延缓。”
【建言】研究生选拔和培养机制的改革可以从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开始,不过目前改革还未提上日程,其实相比于高考,研究生改革阻力更小。研究生入学考试可以由单一的统考加面试,转变到注重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国外的GRE考试就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改革,也可以作为高考改革的尝试。
——杨东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