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作战,还是组织传承?
大学教师都是高学历出身,在科研上都已获得或多或少的成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们既然独立创造了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应当不是难事。但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教师仅凭个人的摸索,短时期内难以见到成效。
华东理工大学破解这一问题依靠一个传统,那就是在各个教研组内,形成了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长期保持的教学文化。
作为本科教学顾问组的专家,李炽章教授每学期都要听20节课,已经坚持10余年了。基于多年的听课感受,他得出一个结论:有基础、有传承的课容易上得好。像化工原理、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因为有教研组的实体组织,教研活动得以长期坚持,团队内部有“传帮带”的传统,教学质量普遍较好。相反,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单兵作战,其效果就难有保证。
同为本科教学顾问组专家的黑恩成教授特别认同这样的说法——教学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学术成就,是一种创造。黑恩成说,教学和研究不是天生就会的,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一定要靠“传帮带”和持续不断的教研活动。除了两周一次的组会、每学期的示范课之外,每次上完课,黑恩成都要把青年教师集中起来,讨论学生反应和教学进度。在黑恩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年轻老师的作风也越来越精细,就连教案里符号的正体、斜体格式,也都力求规范。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