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点办校庆公益将植入平时
“校庆是有时间段的,但公益没有时间段。我们要把公益的旗帜立起来,带到学校日常工作中去,渗透到办学的全过程中。”
人大校庆主推的公益模式让人惊喜,而这种公益校庆最初确定,恰是源自回归大学本位的考虑。
“大学的产生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最初大学成立的核心职能就是两点,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科学研究。随着大学的发展,其职能逐步扩展,现在的大学承担着四大职能,除了最初的两点,还增加了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但其后两项职能实质上还是通过前两项职能体现出来,所以大学的本位就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重心就是学生和学术。”人大宣传部部长郑水泉教授认为。
人大的公益校庆是一场回归原点的校庆,同时,这也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校庆。记者了解到,人大校庆的主题为“公益校庆、学术校庆、你我共同的校庆”,校庆活动主要涵盖了四项重点活动,分别是吴玉章人文社科奖颁奖大会、百场社区公益讲座、首届体育文化节和校园欢乐汇。
像赵启正、陶文昭教授一样,人大数十位平时只能在课堂、在电视上见到的重量级教授,都走出校门,走进我们生活的大环境——社区。在教授们走进社区的同时,人大的各个学生团体也都加入了公益行动行列,走进打工子弟学校、盲人图书馆、养老院等场所,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我们不是为了校庆而校庆,校庆不仅是一个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的机会。我们在校庆活动中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郑水泉说。
面对公益校庆引来的各方称赞,郑水泉说,这是人民大学应该做的,该校的理念和精神就是“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校庆是有时间段的,但公益没有时间段。我们要把公益的旗帜立起来,带到学校日常工作中去,渗透到办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和老师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让师生都怀着责任感、使命感和感恩的大爱之心回馈社会。我想这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构建也会起到示范和推动的作用。”郑水泉说。
创区校合作模式打造文化大品牌
通过区校合作共建这个平台,把我们大学的力量释放出去,也让学校的渗透力、影响力得到提升。
在这次校庆期间,人民大学首次与海淀区联姻,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其中赵启正教授的第一场讲座就是在海淀的社区进行。
郑水泉认为,从海淀的角度来说,大学可以为区内经济发展、政府决策、文化提升、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力量。“大学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从海淀社区建设、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这些角度讲,需要大学的支持。同时我们大学本身就是社区内的一个分子,也应当很好地为社区服务。以前关起门来办学,大学对社区的文化服务、辐射和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大学应该也能够对所在社区的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所在社区的支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需要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大课堂学习,需要海淀提供一些实习基地;学术研究方面,需要将反映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带到科研中,以实践检验、印证理论;社会服务方面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是如此。海淀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大学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把大学和社区文化资源相互结合在一起,开展类似这次公益讲座一样的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思想的盛宴。”郑水泉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