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人大今日迎来75周年校庆 提出“公益校庆”理念

2012-10-03 14:0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在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人民大学供图

  今天是人民大学校庆日。主角不是官员和嘉宾,而是全体师生;不搞声势浩大的庆典大会,而以吴玉章人文社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取代,奖励在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前辈学者。更有意义的是,人民大学开创性地提出了“公益校庆”,打造数百场文化盛宴,其中一项行动就是走进海淀等区县举办百场公益性、惠民性讲座。人民大学校庆完成了从“关起门来热闹”到“打开门办公益”的转型。 

  打开门“走转改”人大推惠民讲座

  这个讲座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同时是信息的反馈,有教育、有体验。

  9月20日,一场特殊的讲座在怀柔开讲。人民大学教授陶文昭早早地把备好的课件和材料装入公文包,提前到达会场。台下的学生有些特别,不是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而是怀柔区基层的党务工作者。

  这场讲座不是政府机关请陶教授来对干部培训,也不是电视台节目请他作为嘉宾开展针对某一话题的讨论,这是一场大学教授给公众送去文化大餐的公益讲座。不是摊派,陶教授主动请缨参与此次学校举办的惠民活动。

  “学校75周年校庆推‘公益校庆’,发了公告要搞公益讲座,我在人大上学工作20多年,觉得可以通过这个形式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就报名了。”陶教授讲座的题目是《温故而知新,怎样看十八大》,在这次人大百场公益讲座中,他将讲三场。

  “第一场在怀柔,后两场讲座在海淀和丰台的社区里,以前都是给学生讲课,或者到高校到机关做比较高端的讲座,这是第一次下基层。相对来说,讲课时候就要注意,不能纯讲理论,还得结合实际。”

  教授们也在给予中获得回报。在校园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开放的同时,也是大学里常年站在讲台育人搞学术的教授们吸收现实生活灵感、挖掘生活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为今后研究指引方向的一个环节。用陶教授的话说,这个讲座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同时是信息的反馈,有教育、有体验。

  大腕教授进社区理论实际相结合

  “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结合是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与陶文昭教授一样,人民大学很多大腕级学者和教授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比如有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文学院院长孙郁,著名作家、文学院教授阎连科等。

  人大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教授也在海淀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为社区居民做“开拓公共外交的意义”的讲座。

  他在讲座中亲切寄语年轻人:要读好书、勤思考、与长者交。

  作为首场公益讲座的开讲教授,赵启正对公益讲座进入社区的这种模式给予了赞扬:“我们是实际工作者,学校里的教授是研究者,是做学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现在论文上有点儿可惜,因此,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结合是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