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没有改变生活?
复旦今年的大一、大二学生共6000余人,将入住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5个书院。
也有学生认为,学校此举只是打乱专业住宿,实际对他们的影响并非外人想的那样大,书院更多地停留在生活和楼宇层面。书院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还有同学认为书院制让同班同学关系淡了,有的同学则很怀念大学一年级的书院生活。
付宇说:“也许这和个人性格有关系,但不能就说这是打乱专业住宿的结果。”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一个宿舍还是同一专业,只是一个单元里有不同宿舍专业不同。我学的是社会学,旁边有心理学和核技术,表面上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但书院可以营造一个平台和机会。比如前段时间发现上帝粒子,我完全不懂,但隔壁核技术的同学懂,这样我们可以互相请教交流。如果宿舍楼都是同专业的就没办法这样了。”
导师制促师生交流?
复旦大学目前书院的导师学生比例由原来的1:40变成1:8。
“书院可以把若干的专业或者全校的资源糅合一下,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老师,导师制可以让学生更多和老师交流。”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赵强说。
赵强说:“我所理解的书院生活,也就是融合跟自由选择。书院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跟学生之间的对话,高年级学生跟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甚至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老师非常自由地选择我想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参与什么东西。”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解释说,“书院生活和专业学习并不矛盾。学生入校后,属性有两个。一个是在专业院系的属性,他的专业学习。另一个是书院属性,这是他的住宿空间,包括第二课堂。”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