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高校教育应反思有志青年可“回流”
“大学生复读归根结底是理想和现实脱节造成的,造成这一结果高校有一定责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李淑娟教授认为,首先高校应反思专业设置上的盲从。近年来,不知有多少所谓的热门专业以其时髦的名称吸引考生报考,然而学生入学后却发现行业过于饱和或是学非所用。“几年前,各大院校蜂拥抢开计算机专业,其中不乏一些师资力量根本不达标的院校,学生入校后很快就发现社会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就业前景堪忧。”
此外,相关专家也表示,目前的高校教育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第一,大规模扩招不仅使生源质量把关不严,也使教学力量的提高滞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第二,高校办学理念以及对大学功能定位不准确。在高校应具备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中,教学理应排在第一位,但现在高校不把精力重点放在教学,而是致力于科研,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三,自主办学不落实,使学校培养不出自己想要的学生。按《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定等都应由高校自主决定,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并没有自主权。同时,高校教育资源垄断,高校教育缺乏竞争机制,教育质量难以向前推进。
对此,哈市一高校负责人表示,“回流”复读对于经过多方利益权衡后作出的理性选择的有志青年来说,是明智之举。复读后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样便加重了他们重新选择人生前途的砝码。
提醒:“回流”有风险且浪费资源
虽然“回流生”通过再次高考而圆梦的例子不少,但也有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黑龙江大学张本祥教授表示,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在学校、专业现状与自身需求之间纠结,最终放弃一年甚至两三年学业,选择“回流”复读是对教育资源、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甚至机会成本的浪费,毕竟国家高校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即便少数人最终可以如愿,但逝去的青春是难以度量的,给国家造成的资源浪费也是不可弥补的。大学生在作出复读决定前一定要衡量自己所付出的时间、财力和所承受的压力,能否换来期望中的结果,多听听老师对行业的判断和规划,切忌一意孤行。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