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广东社科界三位老专家给博士上课 他们永远年轻(4)

2014-10-09 16:0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饶芃子

  年近八旬,暨南大学教授,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首席专家

  自谦情感化女学者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如果生活中没有诗,生命会乏味得多

  与年轻人喝茶聊天,是高品质的调剂

  用心储存和保护友谊,就不孤单落寞

  “我现在还停不下来。因为我们承担的一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仍在进行中。”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向记者坦言。

  眼前的饶芃子,一头黑发,仪容典雅,带着淡淡的香水味。她年近八旬,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在别人眼中已是学术名家,可以急流勇退,享受清闲晚年。然而,她自己却说,不敢也不承认自己是“学术名家”,只能说是一个纯粹的“学人”,一个比较情感化的女学者。

  谈科研:促进新兴学科发展

  近3年,饶芃子虽卸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的职务,但仍工作繁忙:她领衔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刚刚修订再版,这是学界第一本该学科的国家级教材;每年都有论文、评论发表……最主要的任务,是担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首席专家。当时,是她代表暨南大学文学院团队,赴北京答辩而获批立项的。

  为什么这个岁数还承担重大项目的工作?饶芃子说是工作上的需要,也是客观诸多条件促成的:一是因自己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早;二是广东是这一领域勃兴的“起点”,暨大是其学科“发源地”,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时间长,队伍也比较大,有地缘和学术优势,如能通过此项目,团结其他省的学术精英,共同努力,将有助于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

  不过,生命有其规律,体力脑力总是随着年长而有所衰退。谈及这些,饶芃子说:“有时确实太忙,‘压力山大’,想放下‘担子’休息,但自己的感情已融入其中,很难做到。我写作、做项目,都不是从功利出发。这么大年纪,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别无他求,但内心依然热爱自己的专业。”从学科领域的角度,她说:“当中有一种生命的依托感,不只是专业的责任”。如果生活中没有书,没有诗,没有可以让人反复阅读的《红楼梦》,她感觉生命会乏味得多。

  谈文学:已融入生命和灵魂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有所为,“为”的激情已与年少的意气不同。大多数“退而未休”的专家学者,不需为职称奋斗,也无需为职务努力,他们秉持着对学术的信仰,延续科研的激情。休息,更多是对工作的一种调节。

  饶芃子热爱文学,她说:“我与文学有一种很深的情缘。文学是我喜欢并且愿意为其奉献自己精力的事情。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依然不会淡化它、放弃它,实际上,它已融化在我的生命和灵魂之中。文学还增长我的智慧,拓宽我的思维空间,使我进入晚年,放下职务,退出教位之后,依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果’,就是在独处的时候也并不寂寞。”她还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文学是我生命的守护神!”这是她从文学所获得力量的一种形象表达。

  她的学生说,她每次讲文学问题,总是激情洋溢。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傅莹则说,每每自己情绪迷茫低落时,“只要去到老师家里,就会被老师的热情活力和冲劲所感染,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谈及日常的生活和休息,饶芃子说主要的运动是散步,阅读是她生活很重要的内容,不会慵懒地等时间流逝。有时一些校友、学生也会给她打电话,约在一起喝茶、谈心,她觉得经常与年轻人交流,能激发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变得“年轻”,这也是很惬意的事,是生活中高品质的调剂。

  由始至终,饶芃子用理想、期待、感情等充满个人温度的字眼,去形容自己与文学一辈子的“情缘”:“对于文学,我一直情有独钟,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我的文学梦想,还在飞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