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广东社科界三位老专家给博士上课 他们永远年轻(2)

2014-10-09 16:0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谈时间:没想过活这么久

  夏书章的精神面貌,很难与90多岁的老人画上等号——身材高大腰板挺直,一头银发下双目炯炯。一股雷厉风行的作风,从记者踏进会议室那刻,就显现出来。

  “约了9时15分,准点到,很好。采访开始,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他伸出一根手指:“我一辈子都没迟到。宁可我等天下人,不可天下人等我。”

  如此开场,气魄非凡。学界传言,近年某次夏书章出席座谈会,一位干部堵车迟到了20多分钟,等他抱拳道歉落座,夏老首先发声:“你凭什么迟到?明知会堵车,为什么不早点出门?”一时,全场被镇住,有些尴尬。这件事,夏书章还记得。他诚恳地说,能理解城市交通拥堵之苦,但是完全可以提前算好。

  2010年,夏书章还写了一篇《时间宝贵》的论文,聚焦人的“问题不在是否知道时间宝贵,而在知而不行”。60岁,他骑10分钟自行车从家里去教室;70岁后,学校不让他骑自行车了,他算好要走路15分钟,96岁,要走半小时。他都风雨无阻,拄拐提前出门,学生很感动,说老师还冒雨来讲课。他摇摇头:“时间定了,就改不了了。”

  谈到另一个意义上的时间,他语速减缓,松开手掌:“我也没想过活这么久。”家里与他同辈的4个弟兄已过世,他仍耕耘不止,正道直行。

  谈工作:闲下来可不高兴

  常言道,“人到中年万事休”,“七十老翁复何求”,感慨中老年人过了巅峰之境,身体力衰,功利心减,对人生不再有强烈的追求,转向一种怡淡的心境。然而,夏书章偏偏讨厌这两句诗:“我都不同意,我只知充电与加油。”

  采访前,他已经读完了一份中国社会科学报,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最新学说;回家后,他还要读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等,也拿起广州日报等地方性新闻报纸。国家大事他知道,连“神马”这样的流行词汇都有所了解。

  思考至深,他将所想所感化成笔墨。比如就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夏书章写了一篇近年来罕见的长文《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夏书章从社会化了和性别化了的“人”来理解、研究社会发展,展示了他对公共管理发展热点的把握和思考。

  他还关注MBA、MPA班成部分女同学“高级婚介所”的消息:“这些人当然有,不过学习归学习,不好好学将来会后悔的。”

  这些年,他不再到外地参与学术活动,但是会经常激扬文字,工作激情照旧。94岁高寿的老伴汪淑钧说,夏老从小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很深,以前还会拉胡琴、吹笛子,现在最多看看电视,其他时间就是看书、给博士生上课,“忙起来就很高兴,一闲下来反而不高兴。”

  谈老年:九旬还自己做饭

  前不久,夏书章让家人学生紧张了一次,一次感冒竟大动干戈住了院。“我说有什么紧张的,5天就出院了。”他有些得意,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总结了两个特征“生活注意”、“保持运动”。

  70岁前,骑车一直是他最经常的运动,还能一口气骑上海珠桥,不用下车推行。后来学校实在不敢再让这位“镇校之宝”骑着自行车上下坡,全家总动员一同劝告,他只好接受好意,改成步行。

  正常的运动虽然“取消”了,但是他在家务劳动中怡情。“我不请保姆,现在微波炉什么电器都有,”如何饮食,颇有讲究。夜宵是没有的,肉是不多吃的,水是一壶接一壶的,连外出都必定带着一个绿色的透明水壶。

  两个九旬老人动手做饭,自得其乐,两人有时候也会小“拌嘴”。汪淑钧批评他懒,“我不承认我懒,”夏书章一笑,“我只是放过一些不重要的事,做关键性的事。”大事上,他会听老伴的,他60岁开始戒烟,40多年烟龄了,他以前一天能抽两包烟,汪淑钧要他戒,他再也不碰烟草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