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入学渠道拓宽 高职院校招生迎来“黄金时代”?(2)

2014-09-29 17:09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方展画提高声音说到。

  在马树超看来,过去的评价模式大多是野蛮的“一刀切”,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仅仅做到“表面公平”,“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马树超说,学生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多元的,所以考察方式也应当多元化。

  方展画同样认为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评价体系,“并不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他担心,越来越多的学生整天学数学外语,完全不会动手,也难以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说到底,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该在考试中体现这样的导向。”方展画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当起了例子,“现在每年搞一次大赛,拿奖的学生有免试上高职的机会,这不就说明,高职真正欢迎的学生就是这些技能型人才”。

  正因如此,当《意见》出台时,职教界人士普遍的反应是“欣喜”。

  “原来是让考试机构来选择人,来划考试的分数线,‘太过机械’。现在考试机构把权力还给学生和学校,让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从学生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马树超对《意见》持积极的态度。

  方展画则寄希望于这个“利好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拒绝“唯分数论”,把会动手的“差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用多元评价手段让这些偏才怪才“走进高职院校碗里去”。

  在马树超看来,《意见》还将带来更深远的“红利”:对于未来有志于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生乃至小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会提高,“这个评价方式会反过来鼓励学生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职教界人士对评价模式提出了担忧。邬宪伟表示,“职业教育门类太多了,每个人读的课程学的专业都不一样,这个‘职业技能’到底要怎么考?它的具体考察形式仍需探索。”

  “不能让这么好的一种多元化评价手段成为下一个应试教育。” 邬宪伟强调,评价模式一定要做到既保证公平,又坚持科学选拔。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的学生,丁金昌认为,考察方式要做到“因材施评”,要报考艺术类的学生要重点考察艺术天赋而非语数外成绩,要报考工程机械的学生要看重逻辑思维,“不能用一种手段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一定要有不同的评价模式”。

  改革的门已开,脚下的步子要迈得“又快又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