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特教师资发展还需跨越几道坎(6)

2014-05-12 10:21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接踵而至的职业倦怠感和无力感更让她喘不过气。干到第五年的年根,她动了辞职进普校的念头,但她已经出不去了。

  “在特教领域的进步,意味着在普教领域的退步”。常年从事特教的她因为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理解能力,所以只会选取一些最简单、最形象的词。“久而久之,连长一点的文章都写不出来了。现在要走,哪里还会要你呢?”

  李凯英分析,随着随班就读成为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就读的主要方式,轻中度残疾人有相当部分被分流到普校,留在特教学校中的多为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学生,教育教学难度大,特教教师心力交瘁。更加辛勤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回报的增加,在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荣誉获得等方面,特教教师面对的通道相对狭窄。

  《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但是怎样倾斜,倾斜程度有多大,这些问题还需要各地在具体实践中探索。

  职称问题一直是文一梅心中的痛。因为错过了一次高级职称评定的机会,下一次再轮到她“至少要等上10年”。“不仅名额少,评定过程还要和普校教师同场厮杀,特教老师非常吃亏。”在裴洪光看来,特教职称评定中最大的问题是特教没有自己的职称评定体系,要“将就”普教。

  “比如职评时的说课问题。由于我们平时使用的都是特教学校实验教材,多年不接触普校教材,而职评说课时必须使用普校的教材说课,用普校的教学方法让普通学校的专家去评议,所以一般通过率较低。”裴洪光解释道。

  “一般评职称都要求教师有市级及以上的论文发表,但是现在面向特教学校公开发行的特教刊物少之又少,教师发表论文较难,而特教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论文评比又不予认定(二级学会)。有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基本功、优质课比赛等不通知特教学校,老师获得教学类奖励的机会较少,在职评打分时常处于下风。”裴洪光说。

  在王雁看来,特教教师不仅存在职业倦怠、待遇欠佳、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有时还面临安全之忧。一项调查显示,女教师离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大龄特殊儿童的性骚扰和暴力。

  “一年暑假,我带学生去培智学校实习,在楼梯上,被一名特殊儿童打中头部”,回想起这段经历,王雁至今有些后怕。文一梅说:“有的孤独症孩子的攻击行为是没有预兆的,老师防不胜防。”

  顾定倩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营造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这还需要各地进一步落实。

  对此,王雁建议:“对特殊儿童的关怀体系当前已初见雏形,对特殊教师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体系建设也需要加强。”(本报记者 刘博智)

  链接

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部分政策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

  ●2012年9月,《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统筹规划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营造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

  ●2014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专门指出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做出了部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