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坎:“懵懂入”和“缺标准”
“职前培训?”听到记者的提问,成都市一所培智学校的教师文一梅蹙了蹙眉头。9年前,她从普教口毕业,带着懵懂和热情闯入这个她完全陌生的行业。“站上讲台前,没有接触过一位聋哑儿童”的她,却发现此时至关重要的职前培训并没有帮她多少。她说,我们只是与普教老师一起上一些通识课程,涉及特教的培训,当时只发了一本《中国手语》自己回去啃。
对此,王雁不觉得诧异。“别说是西部,就连北上广也缺乏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职前培训系统,经常是一校一个样,校校不同天。”据她介绍,目前特教教师新入职后,在一年实习期内,仅有一些与普通教师入职培训类似的培训,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特教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职前培训面临的问题,与特教师资标准尚未出台不无关系。王雁说,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尽管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但并未对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在准入资格、等级评定等方面也无明确的规定。至今,我国的教师资格类型中仍然没有设置“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这一类型。
缺乏标准意味着特教教师只要有“教师资格证”,再通过和普教相差无几的招聘考试,就能成为特教教师。因为入口关不严,一些地方优先考虑把一些非公办的普教教师转为拥有正式身份的特教教师。从这个角度说,特教教师资格标准的出台,无疑能够扎紧特教教师任用的入口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