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职称考试后学生仍遭短信骚扰 花钱发表论文成产业

2014-04-11 13:39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3月29日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结束后,许多考生依然频遭电话、短信骚扰。与考前兜售考题、答案不同,新一轮的骚扰主要是为了“帮助”考生发表论文。

  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职称评定的“硬杠”。一些人为评职称花钱发表论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互联网线上线下,也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金钱换版面”一条龙产业。不过,在鱼龙混杂的代发论文“产业链”中,暗藏许多骗局。

  “职称评定季大优惠,教育类、电子类、科技类论文发表最低只需要400元!”这是大庆某学校老师刘艳(化名)收到的某论文代发公司发来的一条短信。该公司称,通过他们发表职称论文速度快、价格低,省级、国家级甚至某些核心期刊也能操作成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也多次收到过类似的邮件。“现在网上买卖论文的现象,不仅多,而且陷入真假难辨的境地。” 展江说,与发邮件者合作的杂志在河北,但发件者本人在武汉工作,很不可信。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

  记者询问了医疗、农业、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杂志价格,一期刊载100余篇论文,一篇版面费是300元~5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期杂志可收取4万多元版面费。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杂志收取的版面费实在不少。

  记者发现,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一位曾发表论文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花钱发论文比较容易,所以评职称者都不愿意写论文。“给杂志社交纳了800元费用,对方就给其代写代发了一篇论文。”他将发表的论文期刊交给单位后,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定。“人事部门也知道花钱发论文的事,不过没有人去过问。”他说。

  北京某中型医院工作的医生李华平(化名)说,他能评上高级职称,多亏了“花钱买版面、登论文”。李医生表示,评定职称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必要条件,“评的职称不同,对杂志级别的要求不同,比如高级职称,就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单位则需要在国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

  “其实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发表都是明码标价的,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可以说已经不是潜规则了,而是业内的明规则。”李医生说。2011年4月,李华平找同事“借”了篇耳鼻喉科的论文,又通过熟人给某医学杂志的编辑送了8000元钱,文章得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工资是跟着职称走的,职称每提高一级,工资能增加千元左右。”李华平觉得那8000元的“投资”很值。

  同李华平相比,中学语文教师齐敏(化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评上副高职称,齐敏2012年3月曾委托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牵线,在某杂志发表论文,花了3000元。论文发表了,杂志寄到齐敏手里,可齐敏去图书馆一对比,同一期的两本同名杂志,内容完全不同。齐敏收到的山寨版杂志,是假的。经记者调查,牵线的这家文化发展公司,在工商局没有注册信息,地址、电话全部“莫须有”。

  正规期刊靠收版面费“敛财”

  新华社记者2012年在陕西、河南、湖北等地采访时发现,部分学术类期刊按照版面数量收取作者费用问题比较突出。

  “一个版2300字,收取1000元,论文要求至少2个版。”《新闻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期刊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半月刊。同样,由陕西日报社主管主办的新闻类核心期刊《新闻知识》也收取高额“版面费”。编辑部工作人员说,论文字数不同,版面费金额不同,一般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又不损害“正刊”的权威性,部分学术类期刊采用“一号多刊”和“增刊”的方式收费。

  这种现象在《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张应强看来已是见怪不怪。他说,许多核心期刊争相出版“增刊”与“会刊”,大多数是缩小字号,增加厚度,有的页码增加了一倍或几倍,目的就是谋求经济利益。

  一些高校的正式期刊为了敛财而滥出增刊甚至假刊,致使一些质量低劣的文章得以发表,并堂而皇之地以合法身份进入学术资源库中。这不仅浪费了出版资源,还助长了学术腐败。

  2005年,教育部通报批评了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现代中小学教育》等期刊,称这些高校主办的期刊,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了一些违反出版管理规定的问题,如滥出增刊、一号多刊等现象,以此作为创收手段,牟取钱财,“严重损害了高校期刊界的形象,腐蚀了编辑队伍,破坏了出版工作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此外,一些已经停刊的的高校期刊,为了敛财依然出版。记者去年发现,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早已与北方交通大学(200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合并,但《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仍在出版,每月出版3期。

  高校教师杨新准备参评副教授时,原本希望用自己最好的学术成果去冲击,而他等来的却是索取费用的电话。“一篇五六千字的论文,要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这简直是一种侮辱!看看现在的所谓学术期刊,一个月一期,厚厚的一本,这哪是学术,明明是花钱买垃圾!”杨新愤愤地说,“发表论文,一些期刊认‘人’,认‘钱’,就是不认‘文’!这已不是什么潜规则,差不多就是明规则。”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农田里西瓜越种越多,但允许卖瓜的人就那么几个。而衡量标准不是瓜甜不甜,而是瓜有没有卖出去,当中自然会出现种种乱象,可能好瓜烂在地里,不熟的倒卖了。”某学刊副总编辑沈飞形象地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