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戢广南建议,应该创新少年宫的管理体制。“少年宫这样的公共机构有必要引入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化操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机构效能。关键是要对这样的公共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而不是仅仅由上级评价,或者自我评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早就开始进行了校外教育的管理创新与实践。比如,2013年,北京市教委将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和北京教学植物园重组,成立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这是一个隶属于北京市教委的市级校外教育机构。”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张萍告诉记者,“市教委赋予中心管理全市中小学市级体育、艺术、科技活动和优秀学生团队的职能。这是少年宫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心每年开展的活动项目有近百项。”
同时,北京市教委还将学生课外活动平台“社会大课堂”也交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记者了解到,“社会大课堂”是2008年北京市财政投资搭建的市级资源平台,目前已集纳千余家资源单位,面向中小学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此举惠及北京市2000余所中小学的100多万名学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