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校方是这样回应的
是因材施教的方式,不属于惩罚与“连坐”
针对家长和孩子的不同意见,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南师附中小学部的刘校长,刘校长称在进行了一整天的调查之后,答复记者,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连带受罚的现象。
他告诉记者,有老师在分组教学时,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分成一组,给他们布置较多的作业、练习,进行知识巩固,这是合理的,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不属于惩罚与连坐的范畴。
刘校长表示,分成小组后,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凝聚力,一人完不成作业,一般而言不会出现连坐现象,但会影响到小组的评价,主要可以培养一种集体意识。
D 专家怎么看“连坐”?
适度“惩罚”可以促进教育
对于“组员一起受罚”抄课文的现象,专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原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潘春雷告诉记者,这个问题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首先,惩罚要有合理的尺度,比如,抄一两遍课文可以理解,但如果抄100遍显然是不对的。”潘春雷说,在合适的度内,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总有一些方式要告诉犯错者犯了错误。“在错误发生后,什么都没有表示,反而不对,国外的教育,如日韩、新加坡也会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处罚,适度的处罚可促进教育。”
潘春雷告诉记者,其次,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式,肯定因素非常明显,可以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有些家长可能会站在相对狭隘的角度,觉得被连累很委屈,其实家长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潘春雷说,每个小孩必须要在团体中生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沟通、解决,达到一起进步的效果。“否则,家长不喜欢自家小孩跟学习差的孩子在一起,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才会让孩子心理成长不健康,同时,每个孩子都没人玩了。”
“第三,老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寻找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来教导学生。”潘春雷告诉记者,老师在长期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更了解学生适合怎样的教育,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学校,就需要让老师有自主权,不必去干涉太多。“家长应该放心,让老师放开手脚,自主去选择更适合学生整个群体的教育方式。”
连坐制
连坐就是一人犯罪、与其有一定关系的人也受牵连而被认为有罪的制度。
邻里关系在秦朝以一种十分残酷的方式加以巩固,这种方式叫做“连坐制”。商鞅变法建立了“连坐制”,内容包括: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保证了赋税收入。(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